本月選書再度選中吳明益的書。一本被封上莫大光環的小說。因此之故,將民國97年三月我讀他的《睡眠的航線》、《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的筆記找出來做為回顧與呼應。
首先貼上的是《睡眠的航線》。這一本書是作者這一本最新小說產出的動機(註:文後面我的第4點質疑)。其他篇目若有找到再貼文。本文最後附上Ferdinand Hodler畫作風格說明,說明文中文部分是我當年的初譯,未再修改。顯然,吳明益對該畫家畫作有他個人獨特的見解。在此不再做評論。
《睡眠的航線》 閱讀者:L.H.Tsai 97.3.
1. 小說主軸
睡眠 無夢(主述者)→尋夢→圓夢→夢醒(幻滅與新生)
有夢(三郎、石頭、卡桑)→逐夢→圓夢→夢碎(幕落)
穿越時空交錯發展,直到圓夢兩條脈絡才交疊一致。
2. 作者在p56說”夢是我們的身體與經驗純真、無私的產物”,我認為,夢昇華了痛苦消解了痛苦;三郎與烏龜→脫離夢境→脫離桎梏→改變現狀的痛;主述者→尋夢→尋訪父親的來時路→進入父親心靈→親炙那份痛→改變現狀的痛
3. 小說中多次以菩薩、神的存在及其使命對比人「賦與」神之使命與價值。人言之命定、神的旨意,是人為使然,卻以神諭做為功過之推諉。法力無邊如神,觀照世間的態度是依歸自然,自其悲苦自其喜樂,無法插手也無力干預。以神之名,如p147李梅將軍所言:每一次轟炸,都是你們在神的感召下對天職的獻身。作者在P148~150到進入22回p152、153對人所擬態的「神」的反諷與映襯──由西方的上帝到東方人熟稔的觀音菩薩到可以問卜傳達神意的乩童。
(以菩薩、神為代表會否惹毛了其他信仰。小說最後仍以菩薩觀點做為總結,可見其中心主旨以此為依歸)
4. 根據此中心思想,小說以包籜矢竹開花的集體死亡,到後來了解那是重生的開始,與不同世代不同國族人物的時代命運糾葛,所經歷的悲苦,暗喻「自然」發展之不可橫逆,例如在p22~23講到”還有什麼生物是性交兼死亡的”做為提問,以在小說的後續陸續闡述生與死同時都在進行著,生物順應環境的能力、繁衍機制有一自然定律,看似病態,實則是汰換、調適的再生存方式(據我所知飛蟻即是性交後死亡)。
◎ 以上兩點,竹開花是自然定律裡的物種毀滅,也是新生的開始;而人以神之名為意識形態所欲為,是自取滅亡。但是,無論如何,生命都會找到出路,這出路或許是生命的延續,或許是更大的滅亡。一如p147末句連「火焰都求生」(這是描述燒夷彈轟炸城市的句子)
◎ 由此可以了解為何作者要花許多篇幅敘寫菩薩的演變,他事實上是在強調宗教是在於宣揚教義非為人消災解厄,生命有其運作的人為與非人為的自然運作定律。
5. 作者似乎也拋出了另一個思維:一種生存處境與身分認同的為難。日據時代取日本名、p160因歷史因緣將不同國族的人置放一地--日本國土上,有著各自使命卻有類似命運──犧牲奉獻,為天曉得的神之旨意。P224談到自殺(聯想到《來自硫磺島的信》)。
6. 饒富興味的命名,阿莉思→美軍哈普故鄉女友、無夢者女友。Hitomi→卡桑、貓
7. 對於睡眠來襲,作者善用譬喻:p114眼前的視線像被雨打模糊的車窗,睡意如連綿不斷的稻田展開。
…………………………………………………………………………………………
以下是根據作者在這部小說裡提及的片段我所找到的補充資料,或我的質疑:
1. p48塔可夫斯基《鄉愁》的註記:塔可夫斯基是蘇聯導演,一生只拍二部劇情片,一部是1962年獲威尼斯金獅獎的《伊萬的童年》,一部是1983年獲嘎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鄉愁》。自稱拍電影就是在雕刻時光,將電影提升至文學藝術的高度。
2. p171母親故鄉的文化活動結束,漁村也被遺忘,與《家離水邊那麼近》提到的觀光活動是一致。台灣的所謂文化活動復興產業活動總是粗糙的辦大拜拜似的。
3. 對霍德勒畫作──〈夜晚〉,的看法(如附件)有不同意見。
4. 三郎的失蹤太奇怪,交代「遺物」的方式匪夷所思。
5. 引用資料太詳實像寫論文
附件:
費迪南德.霍德勒 ( 1853年 3月14日 -1 918年5 月1 9日)是一個19世紀最知名的瑞士畫家
霍德勒出生於伯爾尼 , 18歲搬到日內瓦開始畫家生涯。 他早期作品的風景,人物和肖像畫,呈現一種有活力的現實主義 。在 19世紀最後十年,他受到包含象徵主義、新藝術等數種風格的影響。作品發展出了一種所謂Parallelism風格,其特徵是對稱排列構成暗示儀式或舞蹈的群像。
霍德勒的作品,在最後階段具有表現主義藝術家強烈的色彩和幾何輪廓的特徵。風景畫被削減為極精簡有時在水和天空之間由不規則的陸地連綴而成。不過,霍德勒最有名的畫類,是從事日常活動的人物,如著名的「樵夫」( 明鏡holzfäller ,巴黎奧賽博物館) 。這幅作品被印製在由瑞士國家銀行發行的50瑞士法郎紙幣後面。
1889年,霍德勒在柏斯雅克結婚。1914年,他譴責德國在rheims使用大砲攻擊的暴行。因此,德國藝術博物館排斥霍德勒的作品。
他的夫人godé - darel , 在1914年診被斷出患有癌症,霍德勒花了許多時間陪伴在床側,結果畫出了一系列紀錄她驅體漸衰弱的有名畫作。1915年她的去世對霍德勒影響極大,1918年5月19日他於Geneva過世時,留下了一些描繪這城市未完成的畫作。
Ferdinand Hodler (March 14, 1853 – May 19, 1918) was one of the best-known Swiss painters of the 19th century.
Hodler was born in Berne but moved to Geneva at the age of 18 to start a career as a painter. Hodler's early work consisted of landscapes, figure compositions and portraits, treated with a vigorous realism. In the last decade of the 19th century his work evolved to combine influences from several genres including symbolism and art nouveau. He developed a style which he called Parallelism, characterized by groupings of figure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in poses suggesting ritual or dance.
Hodler's work in his final phase took on an expressionist aspect with strongly coloured and geometrical figures. Landscapes were pared down to essentials, sometimes consisting of a jagged wedge of land between water and sky. However, the most famous of Hodler's paintings portray scenes in which characters are engaged in everyday activities, such as the famous woodcutter (Der Holzfäller, Musée d'Orsay, Paris). This picture went on to appear on the back of the 50 Swiss Franc bank note issued by the Swiss National Bank.
In 1889, Hodler married Berthe Jacques. In 1914 he condemned the German atrocities conducted using artillery at Rheims. In retaliation for this, German art museums excluded Hodler's work.
His mistress, Valentine Godé-Darel,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in 1914, and the many hours Hodler spent by her bedside resulted in a remarkable series of paintings documenting her disintegration. Her death in 1915 affected Hodler greatly and he died on May 19, 1918 in Geneva leaving behind a number of unfinished works portraying the city.
我與小說中的看法不同:
表現主義:表現主義是藝術家通過作品著重表現內心的情感,而忽視對描寫對象形式的摹寫,因此往往表現為對現實扭曲和抽象化。這個做法尤其用來表達恐懼的情感——歡快的表現主義作品很少見。
畫作《樵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