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getImage (1)

986646524  

註:書影以出現在提問裡的為主,會員所選讀的書籍不一一列舉。   

話說上個月,眾人各自尋覓兵法寶笈,磨礪一番後約定今日御書房分享心得。

首先樺在研讀《黃石公兵法三略的ㄧ段落(如下文)後,有感於人才的重要,而有才之士在何種情形下願意被網羅出仕?設定眾會員都是有才之士會怎麼做?

摘文:

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祿得;節義之士,不可以威刑脅。故明君求賢,必觀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以禮;致節義之士,修其道;而後士可致,而名可保。

 

錢財

男女色

名望

權勢

委以重任

曉以大義

情義

其它

0

4

0

0

合併考量4

2

0

0

0

0

0

0

0

 

父母1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帝10

1

0

0

0

-

-

情義1

8

0

0

0

0

0

0

10

0

2

2

0

0

6

0

0

0

0

10

0

0

0

0

0

0

Tina

0

0

0

0

0

0

0

家人10

 

說明:

媛唯一的選項,只要將其父母做好妥善的安頓,讓他們得到良好的照護,她可往矣!

菁一切以上帝的呼召為依歸,上帝會給與諸多徵象指示她該做怎樣的選擇。

美麗的老婆坐在進的對面,用明亮的大眼睛看著他,他那個不可說的大?號選項高達8分!

多人知道我亟需男色,說出我內心的渴求最高分應落在這個選項,但我仍稍作掩飾將高分落在平時作風上。

根據以往的高調演出,大家和著林說出滿分都壓在女色。

不過,這個活動討論的重點在:士可致,名可保!

就在大夥兒的餐點陸續送來後,大家一邊用餐一邊聽威林就其提問,並於會前給大家的補充資料,做說明介紹。

提問:

兵法之道中,什麼是變與不變?

林說,兵法要義勝負五事、七計中,充滿了變數,因各種變使用各種招數;但,戰爭中有什麼是「不變」的?唯一不變的是「人」,為將之人,他必須掌握各種變異做決策。因此,選讀了《為將之道》,本書翻譯是到美國讀西點軍校,以第一名畢業的陳勁甫,作者訪問了一千多位將軍(星等合計19顆),談他們在軍中,在面臨各種壓力下做出的決策,以及因這決策得到的後果。

隨後,林選擇幾則說給我們聽,還唱作俱佳的模擬華盛頓對同袍的演說。

林並將本書談到的「為將之道」對應《孫子兵法》中的「五事七計」做成表格做參照:

 

 

 

 

始計

國防計畫

)

方針

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施政計畫

五事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者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不詭也。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七計

主孰有道?

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孰有能?

天地孰得?

兵眾孰強?

法令孰行?

士卒孰練?

賞罰孰明?

統帥之任用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

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戰練演習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

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林給的資料《全球防衛誌249期/ 2005年5月》〈軍紀問題背後的問題─軍官團的危機與轉機〉,我閱讀後感到在很多職業領域裡事實上都充斥著這種組織再造缺乏嚴密規劃與考量衍生的後遺症,教育圈的問題與之完全吻合!(ㄟ~,林謝謝我明白他選用這篇研究報告的用心  )

菁提問:

ㄧ、孫子兵法中所提到的諸多方法,是否屬於權變領導?權變之法可以用於治國之上嗎?

首先,我請菁先定義「權變」ㄧ詞,因為在《孫子兵法》裡並沒有這個詞。她說:

事情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應變,即,通權達變。

若是如此,此題的答案是肯定的,無可置喙。

二、孫子曰: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弱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孫子強調兵力弱於敵人,要能平安擺脫危機。戰力明顯弱於敵人時,則要能避免決戰。911事件恐怖份子以飛機撞擊雙子星大樓,力用以少勝多,以小搏大的自殺式攻擊的做法,是否有違孫子的戰術原則?

我說,是的,孫子一向以能顧全生命不動武力為最高原則,孫子的「以少勝多」是利用謀略智取而非以破壞性的方法致勝,甚至將敗戰敵人收編、讓他們心向己方。

眾人也說,這恐怖攻擊實際上挑釁、宣示的意味濃,戰爭的目的不同。銧進補充,飛機被劫持若非改向,攻擊了五角大廈,那麼「軍官團」的損害可大了!這一決定也是艱難的。

媛說,現代戰爭,槍砲的時代與古代冷冰器的作戰不同,二者的差別是政治考量,相較於古時以拿到土地、併吞國家不同的是,現代戰爭以拿到最高利益為目的。戰爭並非要摧毀你,有時先派遣一小部隊打,若干天的觀察之後,判敵我的實力消長,再決定是否再戰。所以,也適用這個提問,這些作戰都是為了達到它的政治目的。

樺又舉一例說明用「奇招」達到像恐怖攻擊一樣的恐嚇目的,電影《教父》裡,殺他心愛的馬,把馬頭放在他的枕邊。我補充,這就是第四題提問中的「屈諸侯以害」。

儀,911當下,士氣低落,但事後又激起美國人的愛國心了。

所以「棋」怎麼下才有效?威林提出一個另類看法。相較於以美女吸引人才,林此時有個醜女論:西施級,高價難覓;醜女價低量多,以醜女包圍,人才必出走!

菁納悶,孫子要的是局部勝利嗎?

當然是全勝!林再強調,所以「人」的部份很重要,要完全按照孫子兵法去做,但很難,人有人情,故,「將」很重要!

三、孫子曰: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伐謀和伐交的差別為何?

我答,「伐謀」是交敵前的觀察,涵蓋敵我雙方在各項軍力、糧備、所據地形、行軍路線等所有要素的分析,從中謀定一個最佳獲勝方式,可能包括運用外交手腕;而「伐交」就是利用外交,或間諜計。層次上,「謀」在先、前、上,「交」是謀之一略。「攻城」是最不得已的、最後才下的棋,因為它會造成很大的殺傷力,敵我雙方都一樣,這也呼應第二題的提問。

四、孫子曰: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

要讓對手屈服的最好方法就是掐死他的要害之處,試問:以孫子兵法中的思維模式,如何使對手暴露出弱點?

樺:試探,加上有智慧判斷是否有弱點。他以網球好手山普拉斯說過的自己的作戰使詐經驗,他會做假動作使出虛招故意漏出空檔,讓對手以為有機可乘,再痛宰對手。

御書房包廂的時間限制讓我們頗覺時間受促,樺最後就其補充資料做一強調:

《黃石公三略》第二卷中略:領導統御之方  四、三大禁忌  軍中嚴戒

《軍勢》曰:「無使辯士談說敵美,為其惑眾:無使仁者主財,為其多施而附於下。」

《軍勢》曰:「禁巫祝,不得為吏士卜問軍之吉凶。」

樺有感而發,一個團體有人鼓動言論對士氣是很大的打擊!觀台灣政論節目,所謂的名嘴所做的其實已嚴重傷害台灣!

媛說,這也是一種招數,俄羅斯要併吞克里米亞,掌握媒體,讚揚俄國,讓克里米亞人認同俄國好,於是,公投後俄國順利接收克里米亞。

進說,媒體資金來源決定節目走向,花很小的錢發揮揮很大的效益。

 

下一次據說要出個輕鬆的主題。敬請期待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庭中望月 的頭像
    庭中望月

    別調集

    庭中望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