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宴主廚
是的!不用懷疑,讀書國520晚宴主廚就是她─ ─半分藝術空間陳老師
何等榮幸讓這樣尊貴的人物為我們下廚,又是何等福氣吃到自然健康食材做成的可口美味佳餚!
讀書國座上談嘉賓是王定國先生──的《敵人的櫻花》。王定國是文壇奇葩,一手搞建築一手搞文學,且都有出色的展現。他本人便是一則令人津津樂道的傳奇。林定了主題之後做足準備,在上次聚會時便以建築文案引起閱讀動機:
尚且,選輯過去一年王定國在中時「三少四壯」專欄發表與《敵人的櫻花》相關的散文寄給大家,用心之至,誰敢不讀書?!
今晚的討論應該也會讓小說家頗感意外,秋子的形象是否還符合他創作的雛型?關於秋子是怎樣的一個女子?從作者的描寫讓列席者有極大反差的看法,意外形成兩大陣營對壘:純情派樺與林V.S.尤以儀 婷 媛最為強烈主張的心機派。也因為對秋子這個角色的性格認定不同,導致解讀也出現了極大的差異。
題目討論的順序已不復記憶,跟以往一樣無法將精采的激辯一一記下,姑且照原提問順序略記一二:
引言
在《敵人的櫻花》中「我」的悲劇鋪天蓋地而來,其他人物的故事與心境,又可能如何呢?
做為讀者,我們試圖藉由作家的協助,摸索出小說中隱藏的途徑;
做為人,我們或許都在練習感受、理解他人永遠難以浮現全貌的悲劇或痛苦,以及背後的故事。
因此,以下幾題設計分別從內容與人生經驗兩條路徑完成我們身為「讀者」與「人」的角色。(「內容」指書中推論可得;「經驗」指書中無法推論,需就生活經驗判斷)
林提問:
1、秋子有無回來過?(分別就內容與經驗分析)
答:菁提示:p202:秋子……,就像她最珍惜的相機也留在櫃子裡……
林提示:1、造成主角「我」命運的東西是茶壺,買了茶壺時主角「我」和秋子有句對話,我認為是展現後來事件關鍵相當好的文學手法……
P130:「太小了,妳看它的嘴巴,好像喊著要加水」
「你對我這麼好,我就幫忙加水嘛。」
2、根據「舉輕以明重」原理,羅毅明不小心都會晃到,何況秋子……
事實上,雖然菁和林二人提出「證據」,認為秋子有回來過,但是,其他人皆不認同,那些跡象並無法證明秋子的現蹤。頂多,猜測,或許秋子曾遠遠觀望而已。
2、若是秋子回來過為何不現身?(分別就內容與經驗分析)
答:菁提示:p229:馬達老闆在美國太太被闖入餐廳的白人打昏,對主角「我」說:「她應該不是怕我傷心,是怕我不會傷心。」
林提示:1、p231馬達老闆說:「每天愁眉苦臉,她就算想要回來也不敢,一定自認為這些都是她造成的……」
因此讀者可以從書中哪段文字描述來看待「我」在「離家出走」咖啡店行為是不振作的極致?(我真是佩服王定國傳神的手法啊)
2、p222她也許已經躲在蘆葦叢裡,……
其實白琇小姐固定出現,秋子看到會敢進來嗎?王定國用了參照組暗示,尤其他加了一句很關鍵對話在p241(按:聽到關鐵門的聲音就馬上放棄‧‧‧)。
如同前述,她只能遠遠觀望。不現身可能原因有二:白琇「佔住」「我」,鐵門拉下,以阻斷秋子可能的現身;秋子的「犧牲」是要「我」能有作為而非守在海邊小屋等她。如同馬達老闆說的:「你說應該要有一番作為,才能擁有她。」P230
3、p67「倘若當時我毫無保留,……,或許當她……就不會那麼急著離開了。」你認為真是如此嗎?作者有無暗示?
秋子受到心機派的評斷,認為她已不愛「我」了,當然離開。
我為秋子說一下話,「我」在196頁說,「我把全身包裹起來的秋子拆壞了」女人是很敏感的,「我」雖極力描寫自己多麼的一如往昔想要溫存,但是,從他回家進門開始,他的肢體語言應該有所不同,連要溫存的舉動都顯得如此粗暴,他平時會這樣嗎?為了乳側的缺陷連親密的丈夫都不讓看,更何況靈魂正為了玷汙了的身體而沮喪墜落著…,秋子怎能不走?還有,p243,末段。
媛根據乳側缺陷、她家曾有得火災變故等竟有這樣的解讀:秋子不只一次遇到佔便宜的男人!(若真是這樣,她太可憐了!)
林,「我」的沉默讓二個人離開:秋子和羅毅明。
4、p223「離開四年了,一個女人禁得起那麼久的漂泊嗎?」(分別就內容與經驗分析)
答:林提示(菁也有想出):p223~224主角「我」尋歡的對象是參照暗示。
心機派(按,主張秋子是個敏銳的女子,知道那些男人是可上手的,從第一次和我的相遇,向「我」表示她沒敲桌抗議煙味、留下紙袋、勾著小指要「我」靠過來躲雨等):這樣一個女子怎可能無法存活?!
秋子這樣純純呆呆的樣子是會讓男人想保護她。
儀不解秋子這樣的女子有什麼好?媛用綠繡眼做了生動比方:只愛其靈巧的跳啊跳身影,其他品質都可忽略。(說得二位純情派男士深鎖眉頭苦笑)
秋子的境況都沒有平腦女慘,如何禁不起?
5、「老人與海」建設文案你喜歡嗎?作者想表達什麼?
林表示那是作者以文青姿態鄙夷建築界的庸俗而寫,但是,似乎所有人都不認同這個文案能引起消費者的購屋慾望,儀認為更不會讓馬達老闆充滿銅臭味的家族得到和解,進而改變他們的心性!
6、因作者早期以建築文案發跡,所以煩請本月稍加注意建案廣告,談談你最喜歡或想法。
菁在這一題為我們做經驗分享,聚會也在這一題後結束。
她明知建商的廣告詞都是針對某種特定族群而寫,但是仍深陷其中。消費者會為追求期待中的夢幻氛圍而上鉤。
菁提問:
1.王定國的散文或小說中,有沒有哪些句子是你特別喜歡的?
菁說12頁第ㄧ行,有跟自己的內心撞擊到。她跟作者有類似的童年遭遇。小時候很不會講話,自覺要訓練自己,報名參加演講比賽等。
媛說作者在百萬小說得獎感言裡談到,自己只通知一個人,多年前的自己。(這應是回答下一題的)
林說,他的小說二頁必有佳句,三頁必有暗喻,深諳現代主義技巧。他舉了一個王定國作品中的例子,一男人投宿常去的民宿,看到「蔥」的植物,民宿婦人說那是「鳶尾花」。半夜敲婦人門要飯吃,女人加蔥做菜給他吃。
2.王定國在商場翻滾多年,仍然可以寫出如此脫俗有質感的文學作品,一個人要怎樣在職場多年,還能維持本心,持續保有自己的興趣和夢想?
3.王定國的筆力驚人,在擔任建商廣告文案的期間,寫一個字的酬勞一萬元。
試想你是一個廣告文案,你如何為本讀書會做一個打動人心的文案廣告?
林小疑:本讀書會人數足夠,應該不用多,打動人心目的何在?是打動外人加入?還是會員每次出席?請釋疑
菁說明,是對會員打廣告,把一本書介紹到每位會員都會願意去讀。
因為每次主題都不同,很難實現。但眾人都肯定林此次的用心。
林補充,雖說寫文案筆力驚人,但是,25歲那年被新進小子批評浮誇不實,他自我反省並且接受了。
我提問:
一、作者在自序裡說,想要表達的並不是悲傷。那麼,你從小說中看到了那些隱喻?悟出了那些人生道理?
婷給樺忠告:勿找童年不愉快的對象!
有人補充,即使不愉快,也要能走出來的。王定國便是將之成為自己上進與創作的能量。
二、「我」在不同時候一再重複馬達老闆任用他的評價:真誠;秋子在西餐廳模擬考試時擅加的:「我做得不好,請多指教。」被作者放在小說的一開始。有可能是第一題的參考答案嗎?
三、「我做得不好,請多指教。」你的人生(待人處事)可有這般的自省?
以上三題其實是連貫的,我個人認為這本小說作者的中心思想是「真誠」與「我做得不好,請多指教」,故事裡每個人都有做不好的地方,也都有欠缺真誠處(或展現真誠的方式)。
如同菁,我也在這本小說裡處處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做得不好,請多指教」更是我常有的感覺。(有幾人說他們從來不曾有這樣的自省,沒有這種煩惱。多幸福的人生啊!)
四、請為作者筆下主要人物的血型做一分析,可否解釋為白琇口中「災難」的來由(p242)?或者一連串事件效應的根源之一?
問這個問題,是根據血型分析其個性與作為方式。個人覺得所有的人都是A型,有各自的矜持。
「我」:
秋子:有被認為是B。B型神經較大條,看似天真,但是,忽然之間就會做個決定而不回頭。偶而跳脫開來俯視眾生。
馬達老闆:
羅毅明:
羅白琇:多人覺得她是一個奇怪的人。有人覺得是AB型,很難捉摸;有人覺得是O型,沒思考、衝動、有博愛精神。
五、在222頁,「我」說:她就要出現了;在223頁,又說,促使我不顧一切來到這裡的,卻是任何人都不知道的一個陌生女人;225頁,平腦女說「…難得我賺到錢還那麼清白。」;226頁,「我想要找的不過是秋子,還有她的清白。」;244頁,「我還是會在今後的任何角落等待著秋子」;245頁,「但我知道她不會來了”;”我也已經沒有秋子了啊」。
(一)「我」如何找回秋子的清白?找回了嗎?跡象何在?
(二)他到海邊開店的目的純粹為等待秋子?為何提早離開海邊不再繼續等待?
「我」守住的地方是羅毅明的地盤,很難不想像他沒有在等待羅毅明的出現。
不等待可能是想通了,看清楚了。如前所述白琇的居心;馬達老闆南下找他說了一番話起了作用。
羅毅明被「殲滅」了。
六、羅毅明在見到「我」、喝了咖啡後,想自殺,是基於什麼原因?
進的看法很另類,秋子根本就是一個殺手,是秋子策畫所為。
樺說,羅毅明看過「我」之後,想起自己的罪,於是鹹死櫻花,改種燈籠花(花語:謝罪),良心不安,連捐款署名都寫下「罪」,繼而自裁。
儀說,他應該以為「我」已被綁匪撕票,沒想到還能見到他,心中起驚懼,怕東窗事發而想自我了結。
關於羅毅明,菁說,他本是個偽君子,無非藉捐款行善消弭自己的罪過。
七、請釋義:敵人在夢中殲滅,櫻花在床頭盛開(p236)。這行獨白,亦是「我」改變作法的契機。回顧第一個問題,可是作者創作《敵人的櫻花》一復仇記?
進:羅是被秋子打敗的。
婷:羅只是我的假想敵,真正敵人是自己。
媛:老婆只為他在床上盛放。
我:會不會是他心中的敵人已不存在,從此,他可安眠,如櫻花在枕上開放?
此外,林提到作者為女主角年齡設定有瑕疵(註:細節忘了…)
婷,王定國已61歲,他寫的女性以老派觀點來看(按,有一段時間討論質疑他寫白琇「羽毛、香爐作法」情節。)
以上是我來得及記的。
樺因有事先離席,稍後傳來訊息:捍衛秋子!
唉~純情男子當如是。婷只好祝福他的秋子早日出現!
國宴十分成功,沒有政治包袱,暢談無禁忌,不拘禮數。好食物加上親切的主廚,讓婷當下預約下一次的聚會地點仍在此地。下回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