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轉瞬將來臨,在陳與新的交替之間,且讓我們用藝術來沉澱心情,觀看彼此,尋得慰藉、繼續人生。
十二月選讀的書籍是《藝術的慰藉》。聚會程序依「任務」、提問順序為之。好玩的是,有幾幅畫作多次被選用,且用在不同會員的身上做不同的解讀。夏卡爾、克林姆的作品被選用次數最多,其中以克林姆的《吻》點播率最高,又以用在我身上最多,且都是希望我能獲得同樣的慰藉,儼然成了徵婚啟事了,真不好意思!另一位被關注伴侶的是建樺,我不知道他怎麼想的了。聚會主要內容如下:
因此,藝術的其中一項宗旨就是教導我們成為善於愛的人:懂得熱愛河流、熱愛天空、熱愛馬路、熱愛石頭。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成為懂得熱愛別人的人。
你認為藝術可以使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愛人嗎?你同意他的說法嗎?
2. 品味可以被養成嗎?若是有,請提出一些具體訓練方案。
3. 填空題:
我認為藝術是( )
首先,由林為大家做的高挑戰選擇開始,他以同一位藝術家(也是建築師)的作品分別為會員配對。開場白,以「躁動時代X簡單哲學」帶出他引用的台中霧峰林家後代,享譽國際的極簡主義藝術家林壽宇的作品。
小天使說:「可是我的手好痠!」
提香/ 照鏡子的維納斯
執著所愛終不悔,夏卡爾/乾杯雙人組
~~儀
行萬里路需讀萬卷書?最有國際體驗的人
~~進
如此寬闊,如此優美,如此矚目 Jarajeff christo/ 被包圍的島/ 邁阿密
~~婷
這一對夫妻生活是可以盡情揮灑的( Jackson Pollock/ detail of number 27 )
必有一種閒情( 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 Spanish,1617-1682 )
阮囊不能羞澀 維梅爾《秤珍珠的婦人》
才能去體驗異國風情
接下來這一位:
一種閒適、淡定 一種風月情懷
像枯山水 外表寂然 內裡盪漾 (京都 龍安寺 石庭)
ㄧ個故事 沉靜的力量(羅斯柯/ 藍橘紅)
只讓自己照見 不見於別人(特嘉/ 浴女)
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維納斯的誕生)
袒裎(按,同義詞坦誠) 正背面都很美
~~林
古道熱腸的個性,滿足每個人的需求,讓人如在磨坊裡的舞會般歡樂。
時間對他而言只是個參考(達利/記憶的固執)
邪教課程
夫唱婦隨(特嘉/舞者雕塑)
~~Tina
想想看,在誰的心中1不會只是1?( Jasper Johns/ 彩色數字)
充滿奇思妙想的腦袋 (畢卡索)
姿態有ㄧ種張揚( Alexander Calder 按,他自我解嘲,外星人嘛!)
從不容打破的戒律到邊界的圓融(Frank Stella→Henry Moore)
~~媛
他的面貌漸漸的削減,寫照之一(Jean Honore Fragonard作品。按,這一張跟雷諾瓦的《彈琴少女》是雄獅粉蠟筆裡會附的畫片之一,小時看到就深深著迷。)
像個靜物似的
他喜愛的畫家也畫這題材(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 ,按,停下畫筆閱讀的女子)
他喜愛的畫家之ㄧ(魏斯)的作品透顯出他的心性:一扇無需華美的窗,微風習習,外面的大千世界盡收眼底。
他是那麼喜歡小挑戰,非科學實證的,在感性與理性之間探索。例如他自己的畫作之ㄧ,白桔梗、白花瓶、白桌巾,如何用浪漫揮灑恣意的筆觸畫出不同的白。
現階段她最需要的可能是‧‧‧‧‧‧青壯ㄟ ㄟ塞! 大叔嘛 ㄟ塞!
~~就是我啦!
接下來便是討論提問,但是,我有三個圖片題先討論:
一、蒙娜麗莎的眼睛為何會一直看著你?(幾年前科工館達文西特展時,告訴觀眾有這麼一個好玩的現象,卻沒提供答案,現在問會員們知道嗎?)
下圖同樣是達文西畫的女子像,便沒有看著你的眼神。
會員實際從左右兩側走動的看著蒙娜麗莎確實如此。
我的看法,有一股環繞整張構圖的力量在牽引著,而這股力量的最高點銜接於蒙娜麗莎的雙眼高度(請看我畫的藍色線條),當我們在右邊看她時,左邊的力量無形中牽引我們的視覺;反之亦然。
媛說,她的坐姿也有關,臉大部分朝我們的左邊,卻看向右邊;她的左肩朝向我們,身體卻朝向著我們的左邊。
二、作者說不要迴避慾望。
與色情作品有何差異?以下作品何者最具煽惑力?
媛表示,經過創作,那種情色意味都不見了。
我說畢卡索橫躺的裸女點出重點
儀說莫迪里亞尼肉慾的皮膚質感
魏斯窗邊少女
安格爾泉的象徵性,媛說濕潤很具代表性
雷諾瓦豐膩的肌膚
手的位置的暗示性
三、從藝術作品中得到莫忘初衷的提示
作者說藝術品可以提醒我們最初的那份真摯感情的持續。因為藝術品裡男女之情較容易找,所以就以此為討論重點。
克林姆的亞當與夏娃 夏卡爾的愛在月明時
席勒
照相寫實時期
孟克
《壞男孩》對慾望需求的不確定感。沒有裁剪是因為待會兒會有藝術是什麼的問題,書頁上方各有一男一女的畫作,也叫藝術。
四、我們真的有不需藝術品的一天嗎?
媛表示,我們還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想法所以需要,但,當內心的澎湃情感可以有適當的管道抒發時便不需要。
菁說,吃不飽的人沒有藝術的考量。
媛,梵谷呢?他很窮還是創作。
儀立即說他有弟弟當後盾啊!
菁,他不夠餓!(按,一個不知下一秒是否會存活的人,沒有藝術的思慮。)
五、關於品味
媛先說明她的疑問,像英國攝政時期或義大利梅蒂奇家族等為了開發土地,蓋漂亮的連棟房屋賣,很賺。這種家族企業累積了世代的美感眼光;而我們沒有這背景,如何培養?
進說,多練習,例如紅酒的品嘗。
婷說,敏銳度有時是天生的。
媛,知識性也很重要。
進,像我就看不懂時裝年代,敏婷就很清楚(眾人說,男人的通病啊!)
儀,看懂跟用在自己身上還是有差距,有人買得起名牌卻不會用名牌。
進、婷,美是很主觀的,多看還是可提升程度的。
六、藝術是( )
太大的問題,詩媛說是獨特的自我!
儀說,生活的調劑、精神的糧食。
出題者菁,藝術是愛與美。(儀嗆她等於沒答)
七、為了導入聚會最後我做的書摘,我再次將話題拉回,問品味具備的要件?
媛,感受力、分辨的能力,而分辨能力跟訓練有關。
我說是龜毛,進點頭同意要堅持。(眾人再度想起千利休那可怕的堅持,他的老婆宗恩真可憐啊!XD )
我舉了個無法領教的學習品味的例子,禪風流行時的白掛衫;菁也附合鴨舌帽、白棉衫的例子;手染服也曾讓婷倒胃口。
品味不該是這樣。
我以艾倫提波頓寫的《擁抱逝水年華》裡談到美的問題,事實上也是關於品味的問題做為補述(按,順序是以我的想法分類):
怎麼品味
‧我們該去的地方不是伊利耶─ ─貢布雷。如果真要向普魯斯特致敬,該是用他的眼光來看我們自己的世界,而非用我們自己的眼光來看他的世界。P216
‧這種人不了解視覺的價值在於怎麼觀看,而非看到的東西。P215
‧我們概念中的「看山」,如往阿爾卑斯山一遊,睜大雙眼收納美景。但這只是第一種視覺,也是比較等而下之的一種,還有一種視覺是以心靈之眼來重塑物體,用心欣賞。P179
‧這件事再次強調美是需要努力尋找的東西,不會主動跑到我們眼前。美也要求我們注意細節,細看那棉質衣服的白,以及船身映射出來的海洋,……p162
為何品味出問題
‧對這世間的東西,我們為何不能做更進一步的欣賞?問題不單是不夠專注或懶惰,也有可能源於我們對美麗的影像接觸不夠。在我們的世界中,這些影像不是遙不可及,往往近在咫尺,可以做為我們的引導、啟發我們。P158
‧即使是和偉大的藝術格格不入、不入流的東西,作家也能玩賞得津津有味。P47
關於藝術存在的必要性
‧普魯斯特這麼形容藝術家:「他們能夠把不該提起的事精確地說出。」p141~142
‧每一件成功的藝術作品,都可以重新使我們的眼睛見到一種扭曲的或遭到忽視的真實面。普魯斯特這麼說:我們的虛榮、我們的熱情、我們的模仿精神,以及我們抽象的知識、習慣,凡此種種都會影響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藝術作品的任務就在於去除這種影響,讓我們回到心中未知的深處。P110
綜合言之
‧快樂對身體是好事,但只有在悲傷時,我們才會鍛鍊心靈。P75(按,我們要接受考驗與鍛鍊)
‧我們不能以自己感受過的痛苦,來做為衡量別人痛苦的依據。P71(按,我們要有同理心,才能去感受與學習)
以這樣的聚會方式來跨年,不知您喜歡否?
期待下次再相會!
留言列表